当前位置: 首页 - 文化与艺术 - 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
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

2024-12-20 文化与艺术 0
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接下来就有古朝网的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!!
——商朝频繁迁都,这几种说法哪个更靠谱?
历史上,大约距今3600年前到3060年前,是商王国称霸中原的时期,这段时期被称作商朝。(虽然商王国从各方面来说还达不到王朝的标准,但因为传统史学习惯,姑且称之)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商朝历史上有个很特别的现象,那就是都城经常迁徙。
大乙(商汤)最初建都于亳(郑州商城遗址),之后300年内都城迁移了5次。仲丁迁都于隞(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),河亶甲迁都于相(今河南安阳市西),祖乙迁都于邢(今河南温县东或今山西晋西南地区?),南庚迁都于奄(今山东曲阜旧城东),盘庚迁都于殷(今河南安阳西北)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盘庚迁殷之前,从大乙(汤)至阳甲,一共传承了十代十九王,大约三百年,被称作早商时期。盘庚迁殷之后,从盘庚到帝辛(纣王),一共传承了八代十二王,大约270年,被称作晚商时期。
早商晚商的年代跨度相差不是很大,同样都是接近300年的时间,为什么晚商的都城稳定在殷,而早商的都城却在中原地区不断的迁徙呢?
关于这个问题,有很多种说法,大体上有四种说法。
水灾说
这一说法认为,商的都城处在黄河中下游,位于黄泛区境内,经常遭受黄河泛滥之苦,所以不断迁徙都城以躲避水患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但是这个说法有很明显的漏洞。
首先,早商的几个都城并没有受到黄河水患侵扰的记载,亳都(郑州商城遗址)作为早商第一都,从大乙到仲丁一共传承了六代十王,跨度大约180年,考古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洪水侵扰的迹象。而且即便有洪水侵扰,也不可能坚持立都180多年而不迁都。而其他的都城也并非处在地势低洼的地方,比如奄都(今山东曲阜旧城东)所在的泗水流域,地势明显高于黄河平原,已经属于山东丘陵地带了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其次,作为晚商都城的殷都,甲骨文上倒是有多次记载,殷都遭受洹水泛滥的侵扰,但是殷都却坚持作为都城长达270多年而没有迁都。
可见水灾说是不成立的。
游牧、游农说
游牧说认为,盘庚迁殷之前,商族人还处是迁徙无定的游牧民族,直到盘庚时期才有初步的农业,才开始转为定居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这个说法也是漏洞很大。首先,亳都作为早商都城,依然也持续了180多年,频繁迁都的时期集中在仲丁到盘庚这120多年的时间内。如果盘庚之前商族人是游牧者,那么亳都的漫长历史就无法解释了。
其次,考古资料和甲骨卜辞都证实了,在商朝早期,农业就已经是商族人最主要的产业,牧业只是农业生产的附属产业而已。
游农说认为,盘庚迁殷之前,商族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阶段。他们焚烧林地,在灰土上播种,不知道翻耕和施肥,一旦地力耗尽,就不得不迁徙到其他地区,开辟新的农田。而盘庚时期,商族人的农业已经发展到可以定居的阶段了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这个说法一样漏掉百出。首先,考古资料显示,早商和晚商的农业工具基本没有什么变化,所以不可能出现农业生产从刀耕火种到定居耕作的跨越。其次,如果盘庚之前是游农,之后是定居农业,那么和游牧说一样,180多年的亳都(郑州商城)历史就无法解释了。
去奢行检说
去奢行检说认为,商族人在长期在一个都城生活,导致贫富分化逐渐严重。迁都可以把掌握大量财富的富人迁离旧都,到新的地区建立都城,旧都的固定财产无法带走,整个迁都的过程是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。通俗来说,叫做缓解阶级矛盾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这个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。后世历史上,很多帝王对待贫富分化地区的大户人家,采取的都是强制迁徙到某地的办法,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放弃当地的田产房屋,又能够打破大户在当地的关系网络,还方便朝廷对大户的控制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但是这个说法无法解释盘庚之后,商朝在殷都又定都了270多年。如果为了缓解贫富分化的矛盾,何以在定都殷地之后,没有在定期迁都?可见去奢行检说,也不能完全解释早商频繁迁都的现象。
王室纷争说
王室纷争说认为,商朝是部落社会往封建社会(分封制社会,不是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秦-清)过渡的时期,王室成员和其他贵族的势力非常庞大,国王只是众多贵族中的一员,有时强于其他贵族,又是比其他贵族的势力还要弱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类似的情况如后金时期,贵族势力庞大,皇太极死后,他的兄侄为争夺君位而纷争,最后推举出来的顺治皇帝,其实力比多尔衮、豪格都要弱很多,仅仅只能依靠自己的母族科尔沁势力作支撑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这种情况下,非常容易发生强大的贵族干掉国王,夺取王位的事情。而贵族的根基很有可能不在都城,而在其他的城邑。所以夺取王位之后,新王选择把都城迁徙到自己的封地,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譬如后世历史上的金朝,完颜亮夺取帝位后,把都城从上都迁徙到燕京。再比如明朝,朱棣夺取皇位后,把都城从南京迁徙到北京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商朝盘庚之前,王位传承比较混乱,有父死子继,也有兄终弟及,甚至还有叔叔死了侄儿继承。王室贵族为了争夺王位,闹得不可开交,史称“比九世之乱”。而盘庚迁殷之后,王位传承虽然也会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,但是比早商时期要少的多了,主流是父死子继,偶尔出现的兄终弟及,随后也会立即调整为父死子继,不会像早商时期那样,王位连续三四次在兄弟之间传承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不过王位纷争说也是有一点漏洞的,那就是在早商的前期,王位纷争的情况下,为何都城还稳定在亳都呢?
寒山认为,除了去奢行检、王位纷争以外,迁都还有第三种原因,殖民征服。
商族从河北进入中原,最初占领的仅仅是豫中北地区,也就是二里头文化的东部地区。虽然击败夏国,但是夏国的残余势力和它的盟国依然围绕在商国周围,比如西方的虞国、唐国和崇国,东方的韦国、顾国、苏国、彭国等等。此外,山东苏皖北地区的东夷各个方国也没有臣服商国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所以商国虽然“入主中原”了,但依然要继续向四面扩张。上古时期交通条件落后,都城在大后方不利于远征,所以往往都城会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而迁移。比如周打败商后,为了进一步征服东方的亲商方国,在洛阳地区又建立了新的都城。这个例子换到早商时期也是一样的。
从大乙到大戊(仲丁的父亲)大约180多年间,商国着重于对付西方的敌对势力,打服了晋西南和关中地区的势力后,商国开始转头对付东夷各部。
为何商朝首都在前期一直不断的换地方?
甲骨卜辞和史料记载,从仲丁开始,蓝夷和邳人作乱,仲丁征伐之。仲丁之后,商人频繁的对外发生战争,征讨周边的各个方国部落,迁都恐怕与此不无关系。
总的来说,早商频繁的迁都,与水灾、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关系,与缓解贫富分化、弱化贵族势力、巩固王权和征讨周边敌对势力有关,迁都是这些因素综合的结果。

标签: 商朝文化与艺术

上一篇:为什么说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 卫辉林氏坚公祖祠

下一篇:为何有人说商朝是白种人建立的

相关推荐
推荐资讯
热门文章